湖北经济学院2025年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指导大纲

发布者:新财经交叉学科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01-15浏览次数:13

湖北经济学院2025年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笔试科目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导论》,指导大纲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需求曲线

(二)供给曲线

(三)均衡价格

(四)需求弹性

(五)供给弹性

(六)蛛网模型

二、消费者选择

(一)无差异曲线

(二)预算线

(三)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四)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六)市场需求曲线

三、生产技术

(一)生产函数

(二)短期生产函数

(三)长期生产函数

四、成本

(一)成本与成本最小化

(二)短期成本曲线

(三)长期成本曲线

五、完全竞争市场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利润最大化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四)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五)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六)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七)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六、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

(三)寡头

(四)不同市场的比较

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四)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五)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六)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七)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八、不平衡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

(二)经济效率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七)社会福利函数

(八)效率与公平

九、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不完全竞争

(二)外部影响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四)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二)国民收入的其它衡量指标

(三)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

(五)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

(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

(六)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三、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

(五)ISLM分析

(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一AD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AS曲线

(四)考虑时间因素的ADAS模型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描述、原因

(二)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三)通货膨胀的描述、原因、成本

(四)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六、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五)供给管理的政策

七、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汇率、净出口和资本净流出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结构及应用

八、经济增长

(一)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二)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四)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五)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六)内生增长理论

(七)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九、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

(二)投资

(三)货币需求

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三)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四)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五)名义黏性

(六)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第三部分 数字经济学导论


 一、走进数字经济

(一)初识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

)数字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数字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一)网络效应

)成本效应

三、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与突出优势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主要政策

(三)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

四、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基石

(一)互联网基础

)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

(三)互联网的经济效应

五、大数据:海量信息宝藏

(一)大数据基础

)大数据的经济学分析

(三)大数据的应用

六、人工智能:精准决策的新工具

(一)人工智能与经济学

)作为研究工具的人工智能

(三)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工智能

七、区块链:分布式共识的新机制

(一)比特币与区块链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

(三)分布式共识机制

(四)区块链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应用

八、消费者搜寻与在线市场价格

(一)消费者搜寻基础知识

)消费者在线搜寻的主要特征

(三)在线搜寻对在线市场交易的影响

九、在线市场的拍卖机制

(一)在线市场拍卖的主要形式和发展历史

)在线拍卖:单物品

(三)在线拍卖:多物品

十、在线市场的匹配机制

(一)匹配的基本概念

)经典匹配理论介绍

(三)在线市场中的匹配及算法

十一、在线市场的声誉机制

(一)声誉机制与在线市场信用评价系统

)声誉机制对在线市场的影响机制分析

(三)在线市场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和缺陷

十二、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数字贸易

(一)数字贸易的基本概述

)数字贸易的流程与关键环节

(三)数字贸易的理论基础

(四)数字贸易的影响与趋势

十三、多边平台经济学

(一)数字经济中的多边平台

)理解多边平台

(三)多边平台的市场结构

十四、数字经济中的差别定价

(一)数字经济中价格歧视的特征

)数字经济中价格歧视的分类

(三)数字经济中差别定价的其他具体行为

(四)数字经济差别定价的福利效应

十五、信息、广告和隐私保护

(一)数字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与广告

(三)数字经济中的隐私保护

十六、数字经济中的竞争策略

(一)数字经济中的竞争环境

)典型竞争策略

(三)线上—线下竞争:以电子商务市场为例

十七、数字经济的治理与监管

(一)数字经济中的“垄断”与效率

)数字经济中的反垄断

(三)数字经济治理的其他问题

(四)数字经济中的平台治理

十八、数字经济规模核算

(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

)数字经济规模核算的新特点与挑战

(三)数字经济核算的范围和方法

十九、ICT、数据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

(一)“新经济”的崛起

)ICT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发展

(三)数据生产要素的概念与作用

二十、人工智能、就业与经济增长

(一)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展望

(二)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机制

(三)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机制

 

主要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第八版),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2.《数字经济学导论》,李涛、刘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